阿德勒家庭治疗
• Alfred Adler是当代第一位从事家庭治疗工作的学者,他以家庭星座、目的性行为〈purposeful behavior〉等概念为基础,并发展出一种访谈和目的的揭露〈goal-disclosure〉的技术来促成儿童的「再认反射」〈recognition reflex〉。
*主要概念:
• 阿徳勒取向相信人类生活在本质上是社会化的、有目的性的、主观的、并可解释的。
• 家庭气氛
• 家庭星座
• 错误目的:一个互动论的观点
*治疗目标:
• 阿德勒家庭治疗的目标是希望引导父母在谘商历程中体验到学习的经验,并和治疗者合作评估。
*治疗者的功能与角色:
• 治疗者的角色可以说是「合作者」〈collaborators〉,此角色的功能在于「家庭系统检查」和「教育」。
• 家庭系统检查(family systemic investigation)的主要检查项目:家庭星座或家庭系统;问题互动背后的动机;一般日常生活中的家庭互动。
*技术:问题描述和目的再认;典型的一天;访谈小孩及目的揭露。
家庭系统治疗的流派有很多,主要包括:
阿德勒家庭治疗(二)
多世代家庭治疗(三)
人性效能历程模式(四)
经验家庭治疗(五)
结构家庭治疗(六)
策略家庭治疗(七)
社会结构论和家庭治疗(八)
整合家庭治疗模式(九)
家庭治疗焦点、目标、技术总结(十)
从多远文化的观点看家庭系统治疗
游戏在家庭治疗中的应用(十一)
摘自《谘商理论与应用 家庭系统治疗》
组员:张逸锋 赖晴蕙 陈宜娴 陈英舜 许菀芳 吴家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