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又称为厌食症,是患者自己有意造成的体重明显下降至正常生理标准体重以下,并极力维持这种状态的一种心理生理障碍。多见于青少年,发病年龄多在13—25岁期间,主要罹及女性,男性与女性患病之比约为1:9.5。神经性厌食是一种慢性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s)类疾病,主要影响青春期女性及年轻妇女。此病多发于中上等经济状况的家庭,病人姐妹中患此病的危险性增加,而且在病人其它亲属中情感障碍的发病率也较高。
神经性厌食症是在300多年前,即1689由Richard Morton首次提出的。当时Richard Morton认为这是由悲伤引起的“神经性的痨病”。1874年由William W. Gull爵士给出现在的名称。
病因
神经性厌食症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20世纪前半叶,对这种疾病的各种观点纷纷出现。Pieere Janet认为厌食症是纯粹的心理上的紊乱。Morris Simmonds 则提出某些病人下丘脑机能不全导致体重的丢失。Berkman的观点则是患者精神因素居第一位,生理上的紊乱居第二位。目前神经性厌食的病因被认为受到遗传,神经内分泌,生理学和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影响,但对于这种疾病的确切的发病机制仍然没有一个全面、透彻的了解。大多数的专家认为,该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社会心理因素
13岁以后,是性的生理及性的心理发展最快的阶段。对于性心理发育尚不成熟的女孩,对自身的第二性征发育和日益丰腴的体形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容易产生恐惧不安,羞怯感,有强烈的愿望要使自己的体形保持或恢复到发育前的“苗条”。
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的压力可严重地影响个人的观念及行为。现代社会中以身材苗条作为有能力、高雅、有吸引力的标志,使体重偏低受到人们的青睐。
其他社会学因素
在多数对神经性厌食症的患病率调查中发现,本患者多来自于社会地位偏高或经济较富裕的家庭;城市人群的患病率高于农村人群;在城市中,私立学校的女生患病率高于普通学校。
个体的易感素质
常有争强好胜、做事尽善尽美、喜欢追求表扬、自我中心、神经质;而另一方面又常表现出不成熟、不稳定、多疑敏感,对家庭过分依赖,内向,害羞等。
本病的发生也可能与某些遗传素质有一定的关系。
患病死亡率
神经性厌食的死亡率较高,6~20%的患者最终死于此疾病。